周末带大宝出去玩,公园虽小,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游乐场是在地上的,想玩也不必去地下商场了。
感谢朋友借了我几只莱卡头用,今天带的是Summarit 50/1.5,据说是很有名的人像头,用来拍景似乎有点文不对题,不过焦外感觉还是相当好,就是全开比较肉,还有就是有点吃光,可能和没有遮光罩也有些关系。
photos, cameras and lenses
周末带大宝出去玩,公园虽小,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游乐场是在地上的,想玩也不必去地下商场了。
感谢朋友借了我几只莱卡头用,今天带的是Summarit 50/1.5,据说是很有名的人像头,用来拍景似乎有点文不对题,不过焦外感觉还是相当好,就是全开比较肉,还有就是有点吃光,可能和没有遮光罩也有些关系。
雾霾又来了,上一张上周的日落。
去年拍鸟用的还是6D,康泰时645的210MM镜头+1.4增距镜用起来还是挺好的,至少AF还比较快,没问题。今年换成了A7R,AF速度就没法说了,前后拉个风箱再小碎步对焦,等对上了的时候鸟儿早就跑了,只能手动对焦,不过也还好,不算太慢。
也没拍到啥特别的,散步的时候经常碰到那只大斑啄木鸟,带了相机去就看不见了。
图片基本上都有裁剪,大概是一半的样子。
拍多了数码,觉得还是胶片有意思,想拍点胶片,觉得有个机器可以随身带着也挺好,需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拍孩子。可是135胶片相比数码来说已经没什么优势了,Contax 645虽然好,但是那重量和体积,实在说不上什么便携,就算带了腰平和标头去扫街也会觉得脖子累。正好打算找一只210mm的apo-lanthar用在5×7上,发现很奇怪的是105mm的apo-lanthar居然比210的还要贵,最后一看明白了,原来是带Apo-lanthar 105mm的bessa II产量极少,已经炒到了天价(10W+),所以大伙儿都自己买一个105mm的镜头装到bessa II上头,虽然不能和原版的一模一样,但是也差不了太多,所以导致105镜头价格大幅上涨。正好认识的朋友手里有一个bessa II,说借给我用用,感受一下。当然镜头是color-heliar的,不是apo-lanthar的,10万块钱的相机借给我我也不太敢拿出去用,万一摔了呢。。。:)
Color-Heliar也不弱,Voigtlander的镜头里也稳居第二把交椅,其实apo-lanthar也是heliar结构,只是里头用了稀土玻璃。折叠机还是挺小巧的,虽说不轻也不小,可毕竟是一个6×9的机器啊,冬天放在大衣兜里还是问题不大的,夏天就有点难办了。
说了一大堆,这第一卷照片可就非常差强人意、让人失望了。没办法,毕竟也是第一次拍这种旁轴机,而且拍得也匆忙。而且是大中午,光线对比太强烈,有没有带测光表,手机测的。第二张其实是拍完了忘了卷片,拍重了。最后一张拍虚了。不过还是一起都放上来吧。
中午继续逛公园,阳光下白皮松的一小丛树叶看起来有点像一朵花,顺手拍了一张。
刮了几天风,气温零下七八度,北京已经完全是冬天的感觉,同事海岛度假回来,说:那边好热,都晒黑了。俺说:咱都快冻成冰棍了。。。
最近太忙,好几天没逛公园,中午随意走走,拍几张,太阳不错,风也不算大,中午感觉还算是比较暖和。
公园里一片肃杀,已经颇有冬天的气象。今年还是挺暖和的了,去年早就下过雪了。
随便拍几张,眩光请无视。
这几天北京都是一天蓝天一天雾霾,真是要命,想要蓝天自然得要风来吹,可是不明白为啥一晚上PM25就飙到200多了,难不成是因为开了暖气?
今天逛公园带的是Contax N 50/1.4,也算是大光圈头了,不过景深太浅,F1.4基本没用上。
拍多了数码,忽然想拍点胶片,那天也和今天差不多,是个雾霾天,拍不了啥大场景,只带了Contax 645和120微距头,装了一卷过期N年的E100VS,当然还有三脚架,去逛公园。
主体是那些五叶地锦,本来想拍完一卷的,结果有点来不及,第一天中午就拍了11张,第二天又拍了5张。
冲出来之后又夹在书里压了一阵子,上周才拿出来扫描。扫得算是最近最好的一回了,第一条最好,基本没有偏色,后面的略差一点,但是也还不错,可能是灯管温度的原因。
感觉过期了的E100VS没有正常那么鲜艳,不过也可能只是感觉,没有对比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。
继续蓝天,继续逛公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