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后空气很好,蓝天白云,中午饭后逛公园
荷花已经差不多没了,都结莲蓬了,有些荷叶已经枯了,毕竟秋天来了。
那款蜘蛛好像在公园里生活的不错,我已经见过好几个了。
photos, cameras and lenses
有天老丈人从菜市场门口买回来几个莲蓬给大宝玩,玩腻了之后我剥莲子吃,不过似乎没有吃到记忆里的那股莲子的清香味儿,不知道是莲蓬的问题还是这清香只存在于我遥远的记忆中,反倒是最后攒的一小堆莲心,吃起来虽苦,倒也觉得别有意味。也许小的时候只喜欢甜味,长大了以后却也能懂得苦的好处?
每年这个季节北京街头总会有很多卖莲蓬的,但是一般都不是在菜市场里头,都是流动的小摊贩,专门卖莲蓬。如果问他们哪儿产的,则回答一律都是白洋淀,仿佛只有白洋淀才有荷花一样,其实北京公园里荷花也多得很,郊外也不乏荷塘。有一年我骑车路过温泉,路边有人卖莲蓬,小小一堆十来个,问他哪儿的,居然也说是白洋淀,可我明明看见附近有荷塘,而且那人脚上的泥巴似乎也在出卖他。。。
小时候家里也有不少荷花,每年夏天总是免不了要去荷塘玩几回。荷叶其实也很好玩,可以当帽子,而且滚水珠子也很好玩。摘莲蓬一般都是为了吃莲子的,当然顺带也会摘几朵荷花,所以一般每次从荷塘回来,总是头上戴着荷叶,怀里抱了一把莲蓬和荷花,边走边吃莲子,到了家莲子也吃得差不多了,就剩下一两个荷花蕾,插在瓶子里,过一两天它就开了,有一股淡淡的清香。
不过莲蓬虽好,得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,荷塘水深不说,更要命的是荷叶杆上的小刺,每次下荷塘腿总是会被划得一道一道的,所以一般也都是用杆子之类的去够近岸的莲蓬,实在万不得已才下水。好在下水就意味的收获颇丰,所以那一点点疼也就无所谓了。
到冬天就是吃藕的季节,新鲜的藕切开直接吃就可以,脆脆甜甜的很好吃,糯米藕也好吃,就是费点事儿,而且煮过藕之后锅会容易生锈,所以一般都不太自己煮藕吃。记得有一年冬天我们一群小伙伴在一个荷塘里挖了满满一篮子的藕,同学家长也难得兴趣好,拿出糯米来,藕洗干净之后切开一头,把糯米放进去,然后再用牙签把走封上,放水里煮就可以了,得煮半天才好,不过那次确实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糯米藕。
到北京以后就只能在公园看荷花和拍荷花了,不过相比荷塘,我更喜欢拍盆栽的小荷花,可以离得很近,背景也好处理,撒水也方便。荷塘的荷花非得长焦镜头不可。所以每次拍荷花时看见近岸一圈光秃秃的荷叶杆子,我总是不无恶意的怀疑那些小贩们的莲蓬的来历,虽然我觉得还是被如果当年一般的小朋友们摘去的可能性大一些。
大宝快长大吧,长大了爸爸又可以陪你玩了,顺便也重温一下童年,:)
继续晒,这个标头从日本邮过来,EMS实在是太给力了,16号寄出,19号就收到了,海关也给力,直接就放行了。早知道昨天中午那卷E100VS我就留几张了。
N1再次作为配角出镜,不过这镜头可能还是配NX会更和谐一点。这好像还是俺第一个1.4的镜头呢。。。回头试试
规格可以参见Zeiss的网站
最后,谁有不用的5D2扔一个过来。。。要是接环到了俺还没找到合适的机身的话那就只有来个6D了,可是国行的贵而且还没GPS,难不成要从香港背一个?
本来已经和135胶片说再见了,可是无忌牛人做的Contax 645-EF接环快要到了,而且Contax N系列的镜头也能改口,所以就搞了一个24-85来,准备到时候改口挂机用。这头号称远超CN同规格的镜头,不知最后如何。不过冲着这个Zeiss的标也就值了。目前发现唯一的缺点就是垂直的情况下自己会掉下来,可能是用料太足了,呵呵。
至于后面那个N1,纯属打酱油的,等用完冰箱里的那几个过期EVS,接头也改口之后就可以休息了。可怜当年也是顶级的135单反啊,现如今也就几百块钱的白菜价。
镜头还是某通转运,虽然能包税,但是通关速度实在是慢。
N1是从泰国过来的,那哥估计没少往国内邮东西,没等我说就直Mark as a gift而且只标了50$,结果还跑了一趟建国门邮局,不过海关还算客气,最后打开看看也就过了,态度也挺好。
N1的介绍可以看无忌的这篇:Contax N1
24-85以前在在对岸的手札上看到过一篇不错的,可是现在改版之后找不到了,无论如何也没找到,链接在此:http://www.photosharp.com.tw/fcameratest/contax24-85mm.htm